打造劳动教育自然学堂,助推特色产业融合发展——湖南农业大学教育学院博士团株洲仙庾调研录
为响应乡村振兴战略,推动劳动教育发展,7月16日,湖南农业大学教育学院青年红色筑梦之旅社会实践“博士团”心系劳动教育建设、情牵乡村振兴,深入株洲市荷塘区仙庾镇,对其劳动教育现状和特色产业发展进行调研考察。
湖南农业大学博士团在仙庾镇政府留影
博士团的3名博士生和6名硕士前后调研5次,了解到当地中小学劳动教育存在形式流于表面、内容过于单调、场地有所局限等问题。而仙庾镇交通便利,自然景观秀美,耕地、池塘、蔬果、花卉和农作物等资源丰富,具有开展劳动教育得天独厚的天然资源与地理位置优势。通过与仙庾镇党委书记和镇长等领导的洽谈,博士团结合仙庾镇自然环境和人文资源因地制宜,为仙庾镇的自然资源赋予劳动教育新功能:打造集自然探索、农耕体验、科学研究、文化传承为一体的全国首家自然学堂式综合类研学实践基地。博士团已经初步完成特色劳动课程体系构建,设计研发了自然美育、自然寻趣、自然手作、自然探索、自然体验、自然感悟“六维一体”系列课程,让孩子在探索知识之真、感悟生命之善、共享自然之美的同时,成为真的追寻者、善的传播者、美的创造者。劳动课程设计合理丰富,预计在满足荷塘区6万中小学生的课外劳动教育需求外,可覆盖全株州和周边地区。
向仙庾政府领导调查仙庾镇乡村振兴情况及汇报劳动教育实践基地规划
除劳动教育外,博士团还关注到产业扶贫问题。依托仙庾风景名胜区,当地政府大力发展旅游休闲产业。通过实地调查和走访,仙庾岭景区产业开发暴露出板块设计不衔接、资源利用不充分、资源设施不配套等问题。对此,博士团对景区现有规划作出合理且可行的建议,如开发水渠、建设文化长廊、打造历史人物IP、特色文创产品等。旨在使景区为特色劳动教育服务的同时,通过促进产业二次发展带来经济效益,提供就业机会,带动周边乡镇发展,助力产业扶贫。
在镇长的亲自带领下实地考察调研,提供指导性意见
最好的课堂是自然,最好的教育在路上。湖南农业大学教育学院青年红色筑梦之旅社会实践“博士团”用热情与汗水丈量仙庾,用专业知识技能服务仙庾,助力仙庾在劳动教育上“做文章”,推进产业扶贫,助力乡村振兴,建设美丽乡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