团队师生合影

2025年7月6日,湖南省怀化市溆浦县章池村迎来了一场别开生面的暑期课堂。湖南农业大学教育学院“‘育’品筑梦”三下乡社会实践团队的学子们,针对该村教育资源匮乏、留守儿童居多的现状,精心设计并实施了一套融合“德、智、体、美、劳”五育的系列课程,为当地15名留守儿童带来知识与欢乐。这场精心设计的教育实践活动,以互动体验为抓手,精准对接乡村教育短板,用青春力量助力留守儿童全面发展。

“原来被贴标签会这么不舒服!” 在德育课堂 “破茧自信成长营” 中,孩子们通过 “气球标签生存战” 亲身体验被刻板印象束缚的感受,随后在 “优点互夸” 环节里,相互发掘闪光点,现场笑声与掌声交织。智育环节聚焦语言赋能与红色传承,“普通话VS方言”情景剧生动展现通用语言的重要性,绕口令挑战、红色故事朗诵等活动既提升了普通话水平,又厚植了爱国情怀。体育竞技场上,孩子们学习捕俘拳,在挥洒汗水中锻炼了体魄,更深刻体会到团队协作的力量和更快、更高、更强”的体育精神。美育探索以当地特色蜂蜜产业为切入点,巧妙引入AI绘画技术,鼓励孩子们发挥奇思妙想,用画笔描绘蜜蜂酿蜜的过程,在科技与艺术的交融中激发创造力。劳育实践则回归土地,通过观察桃核、了解水蜜桃从种子到果实的完整生长周期让孩子们在农事体验中感悟 “劳动创造价值” 的深刻内涵。

课程设计充分考虑留守儿童年龄差异和当地无小学的实际,灵活采用分层教学策略,辅以丰富的实物教具和多媒体资源,确保参与度体验感。活动现场气氛热烈,秩序井然

此次“五育融合”课堂是湖南农大教育学院学子推动优质教育资源下沉乡村的生动实践。活动不仅丰富了章池村留守儿童的暑期生活,更在们心中播下了自信、求知、健康和热爱劳动的种子。湖南农业大学教育学院表示,将持续关注乡村儿童成长需求,探索建立长效帮扶机制,为促进教育公平、服务乡村振兴贡献智慧与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