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学院概况 > 发展规划>

发展规划

教育学院“十四五”发展规划

作者: 来源:点击数: 发布时间:2022/02/20 05:55:00

“十四五”时期是站在“两个一百年”历史交汇点乘势而上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的第一个五年,也是学校努力实现赶超发展、向国内农业大学第一方阵迈进的关键五年。根据《湖南农业大学“十四五”事业发展规划纲要》和学校第九次党代会决策部署,为推动学院教育事业又好又快发展,根据学校“十四五”时期发展的主要目标,结合学院实际,特制定本规划。

一、基础与形势分析

(一) 发展基础

“十三五”时期,学院在校党委和行政的坚强领导下,紧紧围绕建设高水平教学研究型学院的奋斗目标,各项事业全面发展,实力明显提升,积蓄了发展能量﹐为“十四五”改革和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主要体现在以下五个方面:

办学规模呈现新增长。大力加强本科生和研究生教育,办学总体规模增长显著,在校生达到1600余人,呈现良好发展态势。其中全日制本科生规模迅速扩大到1450余人,全日制硕士研究生规模从100人扩大到150余人,顺利完成“十三五”1200人的任务。

本科人才培养取得新突破。教育学专业获批国家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新增国家精品在线开放课程1门,省级一流课程3门。教研教改获得新成绩。新增湖南省普通高校教学改革研究项目7项;获国家职业教育教学成果二等奖1项,省级教学成果奖4项,校级教学成果奖6项;获得全国首届职业技术师范院校教学技能大赛(教师组)奖2项、湖南省高校教师课堂教学竞赛奖4项、湖南省高校现代教育技术应用能力竞赛奖2项。教学条件得到新改善。新增6教学楼6楼的900余平米实验实训场地,投入200余万元,新建移动学习室、多媒体会议室、教师交流室等,更新微格实验室和机房设备,新建13个校外教学实习基地。

研究生教育取得新成效。新增教育硕士专硕学位点。新增省级研究生教学改革项目5项,获批省级教育学研究生优秀教学团队1个,2个案例入选省级优秀教学案例库。新增省级研究生创新实践基地1个,校级基地12个。获省优硕士学位论文3篇。10余名硕士研究生考入华东师范大学、厦门大学等国内外知名高校的博士研究生。研究生团队获全国“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铜奖1项、省级各类大学生竞赛奖20余项。

科学研究实现新跨越。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项目4项,国家自科资金2项,省部级基金、规划课题和教研教改课题90余项;发表论文300余篇,其中SCI、SSCI、CSSCI检索与收录论文70多篇,出版学术专著、教材20多部;提交研究报告4篇;获得教育部第八届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省哲学社会科学成果奖、省部级科技进步奖等10余项。

师资队伍取得新发展。新进博士3人,硕士3人,吸收了一批双肩挑教师充实学院师资队伍,职工总人数达到60人,专任教师达到48人。获博士学位教师比例达到41.7%,外缘教师比例达到72.9%,具有留学或半年以上国外访问经历教师的比例达到10.4%。新增教授3人、副教授2人、晋升3级教授1人,新增硕士导师4人。制定了师资培养培训计划、教师“三位一体”团队建设规划,40余名教师选送到国内外参加各类培训,其中有2名教师出国深造。另外,2名老师分别顺利通过学校“1515”人才结项考核和年度考核,新增“1515”人才1人。

社会服务达到新水平。积极整合资源,社会服务工作不断加强。牵头制定了湖南省《中职德育课教师教学能力提升培训标准》,先后与湖南省教育厅、株洲市教育局、贵阳市教育局合作,成功举办了湖南省中职骨干教师德育课程教学能力提高班、株洲市中职学校班主任能力提升班、贵阳市中职学校班主任能力提升班、青海省中职学校班主任能力培训班等一系列项目,共承担国家级培训项目18个,累计培训人数886人。承担省级培训项目15个,累计培训人数545人。与省内近20余所县市中职学校签订了“扶贫送教”合作协议,先后与湖南省临湘市、云南玉溪农业职业技术学院等签订战略合作协议。

(二) 存在的主要问题

面向“十四五”发展的目标和要求,学院在发展过程中还存在着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1、办学理念更新不够到位。学院教职工的教育观念和管理理念仍然跟不上高校“双一流”转型发展的需要,学科与专业内涵建设存在明显短板,发展定位需要进一步明确。

2、师资队伍水平亟待提升。人才引进渠道不宽,梯队搭建不完善,师资队伍结构性矛盾非常突出。高水平专业型人才数量少、高职称教师年龄结构偏大,组建合理的教学科研型团队难度大。学术领军人才缺乏,个别学科专业尚无合适带头人选,内部培养太慢,引进人才受限;人才评价与激励机制有待完善,适应学科发展需要的学术氛围不浓,教学科研水平有待提升。

3、科研创新意识不浓、能力不足。高级别的项目、高水平论文、高档次成果不多,科学研究标志性成果欠缺;学科团队建设成效不显著,国家级项目、重大课题数量少,论文发表质量不高,主要成果集中在少数几个团队或者个人;学科交叉融合、方向凝练有待进一步加强。

4、制度建设没有发挥应有的效应。“十三五”期间,尽管学院不断努力完善教学、团队建设、奖励绩效等方面的相关制度,制度也发挥了一定的作用。但制度本身应有的内涵缺乏挑战性、竞争性和先进性,各方面高水平的成果没有充分体现,发展特色不鲜明。

(三)机遇和挑战

学校在规划“十四五”发展中,强调要繁荣人文社会科学,聚焦乡村振兴重大现实问题,凝练方向,构建以农为特色的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体系,推进社会科学与自然科学交叉发展。在学校新一轮的发展战略布局中,教育学院对实现高质量跨越式发展的渴望,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为强烈。在这发展关键时机上,学院将进一步明确发展定位、整合学科资源、加大人才引进与培养力度,抓住机遇,应对挑战,开拓创新,以创造性的工作赢得发展主动权。始终坚持职教底蕴,把握国家职业教育大发展时代机遇,主动融入湖南省职业教育服务“三高四新”的发展战略布局,在职教高地建设、学科平台建设、人才培养、重大教学科研成果产出、师资培训、政策咨询与服务等方面积极作为,建设“发展型”、“服务型、“人文型”学院,为建设地方行业性院校中的特色教育学科奠定坚实基础。

二、总体要求

(一)“十四五”事业发展目标

经过5年奋斗,学院的师资结构更加优化、学科发展更显实力、教学成果更为突出、科研实力进一步增强、管理体制进一步完善、人才培养质量显著提升。

(二)指导思想与发展思路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贯彻中国共产党湖南农业大学第九次代表大会精神,坚持以学科建设为核心,按照“一体两翼”的学科布局(坚持职业技术教育主体地位,提升高等教育学和心理健康教育学科水平并引导关注职业教育领域重大问题),突出强“农”兴“职”的发展方向,以一流特色学科和专业建设为重点,坚持“学科-专业—课程”一体化建设思路,以制度建设和管理服务为保障。坚持走科学发展、创新发展、特色发展之路,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切实增强学院的社会贡献度。

(三)发展目标

建设一流特色学科与一流专业、培养一流师资与人才、创造一流科研与成果;建设成为师资力量雄厚、层次结构合理、人才培养优质、职业教育特色鲜明、成果产出丰硕、基础条件优越的高水平教学研究型学院,在全国农林类院校中成为特色鲜明的一流教育学院。

三、主要工作任务与措施

(一)学科建设:整合资源,着力推进学科发展上台阶

1、凝练学科方向,强化整合发展。以教育学一级学科下设4个方向为基础,对标教育博士(Edd)申报方向,进一步凝练学科方向,选准学科方向切入点和突破口,突出“农”、“职”特色,注重特色差异化发展。教育原理强化教育基本理论和课程与教学基本问题研究;高等教育学围绕农业院校教师发展与管理、学生发展与管理、教育生态持续进行系统研究;职业技术教育学以职业教育原理、职业院校教师专业发展和本科层次职业教育为重点方向;心理健康教育以农村儿童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和农村社会心理为重心。举办院内学术沙龙,加强各研究方向的学术交流与沟通,鼓励四个研究方向围绕职业教育领域重大问题展开合作研究,推动学科方向交叉和深度融合,培育新的学科生长点,增强学科整体的综合竞争力。顺利通过学科合格性评估和教育硕士整改评估。下一轮学科水平评估争取达到C。争取申报教育博士和应用心理学专业硕士点。

2、加强学科团队建设,提升学术生产力。以二级学科点为基础,围绕“农”“职”特色研究领域组建学科团队。坚持“师资队伍、研究生培养、科学研究、平台建设、社会服务、学术交流”一体化发展的思路,建立以目标与结果为导向的管理机制,对学术产出成果显著的团队,学院在资源分配上予以倾斜。组建学科发展专家指导委员会,聘请国务院学科评议组专家等全国知名专家学者对学科发展予以指导。建设好教育学省级研究生教学团队,培育1个国家级的学科教学(科研)团队。

(二)师资队伍建设:引育并举,着力加强人才队伍建设

1、优化师资队伍结构。进一步扩大专任教师队伍,形成适应学院未来教学、学科发展需要的师资队伍。专任教师队伍达到55人,专任教师中博士毕业生达到70%以上,外缘教师比达到85%,具有留学或半年以上国外访问经验教师比例达到20%;新增教授3-5人,学校神农学者人才工程第二梯队人选1人;争取省级优秀教师1人、芙蓉学者1-2人、教育部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1人。

2、推进高端学术人才引进。争取学校政策扶持,切实推进高层次人才引进计划。重点引进学科带头人和年轻博士,确保教育学学科引进博士8-12人,心理学学科引进博士2-4人, 争取引进教育学的教授、副教授2-5人。选聘校内外兼职教师,增强师资力量。

3、加大教师培养力度。专业教师全部归入学科团队,入职新教师由团队负责人指定指导教师并商定聘任考核任务。支持学院40岁以下青年教师在职攻读博士学位;积极实施教师提升计划,支持教师参加国内学术交流,有计划的派出留学或访问学者3-5人,力争选送培养博士后研究人员3-5人,提升教师职业发展能力。培养和引进行业权威专家2-3人,培养和引进学科带头人1-2人,着力打造教学名师2-3名。

(三)本科人才培养:创新教育,着力提升培养质量

1、加强专业建设,发挥一流专业建设点的引领示范作用。按照师范类专业认证的标准和要求,全面修订本科人才培养方案。完善核心课程与主干课程设置,新增教师教育课程模块,增加实习、见习、研习周数,加大实践教学比例。整合课程教学内容,修订课程教学大纲。改善师范生教学技能训练条件,切实提高学生专业能力与师范技能。全面推进教育学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力争其通过师范专业认证与评估验收,发挥其引领示范作用。完善中职学校专业课教师公费定向师范生培养模式,推进公费师范生培养的专业覆盖面,提升人才培养质量。

2、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培育高水平教育教学成果。执行制度化的教研活动,使教学改革实践中的问题得到及时有效的研讨。鼓励教师在课程教学过程中,充分利用现代教育信息技术和网络教学资源,改变传统的教学方式,推广MOOC、微课、翻转课堂,广泛开展启发式、讨论式、参与式、案例式、项目式、混合式等多种教学方法。鼓励和支持教师积极参加各类教学竞赛。完善专业思政和课程思政,推进专业教育与通识教育融合,专业教育与师范教育融合,专业教育与思政教育融合,打造一流课程。加强课程教材建设,积极鼓励教师主编、参编出版特色教材。改革课程考核方式,加大过程性考核,试行无标准答案的考核。新增国家级教改项目2-3项,省级以上教改项目5-7项;国家级教学成果奖1项,省级教学成果奖3-4项;国家一流课程1-2门,省级一流课程5-6门;出版教材2-3部;省级及以上教学竞赛获奖6-8人次。

3、深入开展“园丁工程”系列活动,提高学生综合素养。“园丁工程”专业文化活动纳入本科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深化本科生学业导师制改革,加大过程管理和育人效果评价。深化“三全”育人改革,强化第二课堂的师范特色,丰富第二课堂内容,实现人文素养教育、思想政治教育、师范教育、劳动教育、美育融合,推进课堂教学主渠道与课外素质拓展活动相互协同,切实提高学生综合素养。新增省部级以上思想政治教育类项目2-3项。

(四)学位与研究生教育:优化生源,致力于创新人才培养

1、加强导师队伍建设。加强导师的专业能力建设,试行导师个体指导与团队集体指导相结合形式,对导师指导不力、学位论文抽检不合格论文导师加大惩戒力度。加大导师外出学习交流力度,院内导师每年至少需参加1次以上的学术会议或学术交流。新增硕士研究生导师8-15名,培育博士生导师2-5名。

2、完善研究生培养过程管理。不断优化研究生培养方案,加强研究生课程体系与案例库建设,力争3-10个案例入选教育硕士教指委专业案例库,3-6个案例入选省专业学位优秀教学案例库,3-5门课程入选省研究生优质课程。完善研究生培养环节考核程序与标准,严格把关学位答辩等关键环节,提升学位论文整体质量,新增湖南省优秀硕士学位论文3-5篇,研究生毕业生年均就业率达到90%以上。

3、加强研究生基地建设和实践能力培养。新增1-2个省级研究生教学实践基地或产教融合基地。纵深拓展已有基地的综合育人功能,加大成果申报、项目合作、社会服务的合作力度,聘请优秀的校外指导教师。完善教育硕士“三习”制度,提高培养实效。支持研究生驻村志愿支教,打造研究生特色人才培养品牌。新增省级研究生教学成果奖1-2项。

(五)科学研究:抢抓机遇,着力提升科研产出水平

遵循“四个面向”,立足学院优势与特色,依托学校母体资源,聚焦乡村振兴和“三高四新”战略需求,进一步凝练科学研究方向,加强谋划和培育,全面提升承担重大科研创新任务的能力。

1、着力打造高层次科研平台。围绕乡村振兴和湖南职业教育服务“三高四新”战略目标,瞄准学术前沿,在巩固全国重点建设职教师资培训基地建设的基础上,新增省部级以上科研平台1-3个,推动成立职业教育第三方评价机构、湖南省职业院校师资培养培训中心等平台。

2、着力培育高水平成果。实施“科研创新能力提升计划”,围绕社会关注的重大问题和关键问题,依托现有科研平台和科研项目,形成跨学科合力,产出一批标志性科研成果。加强成果培育,加大联合攻关,争取获国家级科研成果奖2项、省部级科研成果奖5-8项,国家级科研项目每年递增10%以上,研究生每年发表SSCI、CSSCI收录论文达到8篇以上。

3、着力健全科研管理机制。实施“科研管理机制优化计划”,着力推进学术领域教育评价改革,逐步建立健全以创新质量、贡献为导向的学术评价体系。完善科研评价激励制度,建立资源配置与目标任务挂钩的绩效考评机制,探索特殊性学科科研成果等效评价和科研经费竞争性分配等政策,激发科研人员活力。完善科研管理系统,提升科研管理能力和服务水平。

(六)社会服务:主动出击,着力提高学院社会声誉

1、拓展校友资源网络。积极联系并组织校友开展多种形式的文艺体育联谊活动,增进感情、加强交流、促进合作、实现多赢。深挖校友文化内涵,推动校友成长口述史的整理出版工作,拓展校友资源的“含金量”,在学生捐助、奖励和青年教师发展上积极发挥校友作用。组建学生创业团队,联合校友开展创业工作。

2、加强国培基地建设。强化内涵提升,按专业、职称、学校3个层次整合社会资源、校内资源,建立300名以上的专任教师师资库。加强项目市场开发,开发省外培训市场2个,每年开展专项培训8个左右。

3、提升咨政服务水平。突出面向乡村振兴和职业教育开展决策咨询研究,积极发挥思想库和智囊团作用,巩固完善“职教三湘行”,引领湖南职业教育发展。

(七)党的建设:凝心聚力,着力助推学院高效运行

1、以能力提升为重点,内正其心,外正其容,持续加强队伍建设。进一步加强院领导班子成员间的沟通协调,强化班子的表率意识与担当精神,增强班子干事创业的进取心,着实提高素质和能力,努力提升班子的战斗力;加强党员教育,充分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强化师德师风建设,引导教师潜心教书育人,乐于奉献。

2、以“五化”建设为抓手,强化支部建设,提高战斗力。认真抓好“三会一课”、民主评议、组织生活会及党日活动。对照“五化”建设要求经常开展自查,接受学校督查,不断进行整改、完善、提高,促使党支部真正成为团结广大师生重要“影响源”。

3、以彰显特色为导向,激发能动性,精心打造党建活动。创新支部活动内容,丰富党员教育形式,不断探索与实践,利用专业特长打造特色支部。精心选好主题,坚持每月开展2次支部活动,采取线上与线下相结合方式开展形式多样的主题会议或活动。

4、以规章制度为引领,树立规矩意识,弘扬清风正气。强化岗位责任,制定完善学院各项规章制度,同心协力,狠抓落实。严格坐班、上课、会议等考勤制度,广泛征求意见,认真修订绩效分配制度,用制度引导人、激励人,对涉及职工利益的事项坚持程序规范、公平公正原则。

四、组织实施

(一)保障措施

1、强化责任分工。推进规划总体目标任务分解,制定切实的实施方案,确保主要任务和重大行动落实完成。加强分块规划、系室规划与总体规划的有机衔接,形成规划合力,共同推进规划实施。

2、强化宣传发动。加强规划宣传解读,增强全院教职工对发展目标和战略任务的认同感,凝聚力量,使规划的实施成为全院老师的自觉行动。加强宣传工作,及时报道规划落实过程中的重大进展、重大成果,增强全院老师的信心。

3、强化资源保障。抓好规划落实各类要素、资源的统筹配置, 确保规划顺利落实。多渠道筹措资金,为规划实施提供强有力的经费保障。结合未来五年的重点发展任务,明确经费的主要投入方向,切实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益。

4、强化执行监督。加强对规划实施情况的跟踪分析,建立以绩效、成果为导向的分阶段评估、督促、反馈机制。实施年度考核、中期检查和末期评估,将规划执行与绩效考核结合起来,建立常态化监督。

(二)评价督促

1、强化考核。完善规划实施的责任机制,将学院“十四五”核心指标分解为可操作、可评价的年度工作目标和核心任务,明确目标责任人。加大宣传力度,做好“十四五”规划及相关信息的公开作,主动接受全院师生员工的监督。

2、信息公开。通过党政联席会、教职工代表大会、学术委员会等方式,讨论和公布学院“十四五”规划内容和目标任务,做到人人知晓、人人理解规划内容与学院发展的关系,接受学院全体教职工对规划落实的监督。

3、责任到人。“十四五”规划分解为每年的发展指标,列出学院每年的工作任务要求,并把指标和任务落实到具体部门和负责人。每年将举行规划指标落实情况讨论,总结问题,分析原因,寻找差距,提出解决方案,根据学校发展,适当纠偏规划在发展中的不适应内容,确保规划内容紧跟学校的发展要求。


点击下载文件:湖南农业大学教育学院“十四五”发展规划.pdf
收藏 打印

上一篇:

下一篇:教育学院“十三五”发展规划

COPYRIGHT © 2023 湖南农大教育学院 ALL RIGHTS RESERVED.


地址:湖南省长沙市芙蓉区农大路1号湖南农业大学第十教学楼(北)4楼教育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