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图为闭幕式合影)
为响应湖南农业大学“积极投身社会实践,以求真的态度、务实的作风服务社会”的号召,湖南农业大学教育学院团委组织了2016年“三下乡”社会实践服务队,并于长沙市芙蓉区东沙社区开展了为期半个月的爱心帮扶活动。此次帮扶活动旨在帮助东沙社区贫困留守儿童进行学习辅导、开展文化活动的同时,能让孩子们突破自己、树立自信以便引领孩子们阳光快乐的成长。
学习辅导用真心
此次活动的志愿者囊括教育学院各年级各专业,帮扶对象也来自东沙社区各分区不同年龄阶段的小孩。志愿团队在帮扶前已专门对小朋友的家庭情况与学习情况进行了详细了解,并对此制定了合理的辅导计划,确定了辅导时间与内容,安排了相关专业的志愿者对小朋友们进行一对一或二对一的辅导。辅导过程中,每一位志愿者都认真备课,积极准备,不仅用心去辅导小朋友们课本上的知识,还在生活细节中教导小朋友们做人的道理。十五天下来,家长们对志愿者的辅导也相当满意,称小朋友的综合素质得到了很大的提高,也希望以后能够继续合作,保持联系。
心理教育献爱心
“针对小朋友自身的性格,制定特定的帮扶计划,助孩子们养成良好学习习惯的同时,也要注重培养孩子们的自身性格,多与家长沟通,让孩子们在良好的教育方式下健康成长,科学合理规范成长班。”教育学院团委书记高涵在阳光少年成长班启动仪式上对每一位志愿者说道。此次活动对象大多数都是东沙社区的贫困留守儿童,他们由于家庭原因而缺乏父母的关爱,成长的环境导致他们变得自卑,这些都使他们不敢充分发挥个人潜能、实现自我。阳光少年成长班的各位志愿者针对这些问题,充分利用所学专业技能,利用教育院的资源,积极寻找问题的解决办法,每晚开展例会,针对一天的情况进行汇报并总结问题。最终,各志愿者决定对小朋友先进行心理疏导,再根据孩子们的兴趣爱好及特长采用不同的辅导方法与小朋友们拉近距离,建立融洽的关系,从而让孩子们认识自己、接纳自己,功课辅导之余志愿者们也和小朋友们一起看看课外书、聊聊天。十五天下来,通过团委和志愿者的不断努力,孩子们都能互相愉快的学习和玩耍了,还能主动与别人交谈,沟通能力也增强了不少。
文娱活动系真情
制定了相关的辅导计划后,高涵书记还建议志愿者们采取劳逸结合、学体并重的方式进行辅导,帮助小孩子们德、智、体、美全面发展,这也是各位志愿者义不容辞的责任和义务。三下乡的十五天中,志愿者们带领小朋友们举办了“素质拓展”、“亲子活动”、“探索大自然”等多项活动,这样的课外活动不仅增强了彼此之间的感情,也培养了每一位小朋友的团队合作精神。在活动中,志愿者们给小朋友们买水喝,小朋友们也不忘给志愿者们送水喝,这样的相互关心也是每场活动中最靓丽的风景。
三下乡活动到此就告一段落了,但各志愿者与小朋友们之间建立的深厚情感将永远延续下去。每届三下乡活动都是志愿者们爱意的传承,也是志愿精神诗意的延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