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学院动态 > 学院新闻>

学院新闻

教育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导师业务交流培训会议顺利召开

作者: 来源:点击数: 发布时间:2019/04/10 10:06:00

(凌鹊、宋朝凤)20194319:30, 我院教育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导师业务交流培训会议在十教北417召开,会议特别邀请湖南师范大学常思亮教授做主题报告,就教育硕士的培养问题展开了一系列的讨论交流。参加本次会议的有教育学院院长郭丽君教授、教育硕士专业学位点领衔人周先进教授、院内在校全体导师、研究生辅导员、秘书、招生工作人员参加。

 
 

 

 

常思亮教授结合多年的研究经验,从教育硕士专业学位、学位论文的内涵与意义,各培养环节的具体要求与注意事项,论文的形式结构与规范三个方面进行了分享。常教授首先提出了抓好选题的

 
 
具体要求:贯彻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选题应有时代感和创新性,关注学校实践中具有现实意义和价值的问题;选题应符合学生兴趣,与所学专业建立联系,充分发挥优势;论文题目应简练,清晰,准确,规范。常教授强调老师们应引导学生在研究的基础上做论文,坚持“先研究后写作”或“边研究边写作”的原则,引导研究生掌握基本研究方法,同时积极鼓励,做好引导,克服畏难情绪。讲座中常教授还详细介绍了文献综述、摘要、关键词、注释等规范、论文形式结构与要求,并倡导论文是要磨炼出来的,变“一蹴而就”为“百回修改”,磨砺精益求精的韧劲。最后,常思亮教授指出各导师须抓好撰写关,开题、预答辩、盲审从严,并分享了“常与学生联系讨论,在提纲的基础上,碎片化写作”的经验。提问环节中,针对各导师提出的问题进行了细致中肯的解答。

常教授报告结束后,专业学位领衔人周先进教授就相关问题进行了发言。周教授要求导师们认真编写每门课程的教学大纲,对论文选题的时间、层次、内容等依次提出要求,并指出论文评审中论文存在的十二个问题,强调导师在论文指导各环节须严格把关,并对导师提出五个“找”的规定。同时,周教授也提出应加强与校外导师的联系,加大报考宣传,录取坚持公平公正,规范档案管理,客观地对待课程评价,避免个人偏好。

郭丽君院长在最后的总结中要求老师们应认真领会教育部精神,认真研读人才培养方案,明确导师职责,严格把好预审关,送审前集中组织预答辩,严禁“手下留情”。密切指导环节中同学生的联系,不断完善培养机制,以进一步规范与加强学位点建设。

会后老师们纷纷表示本次会议意义重大,期待未来听到更多专家分享,不断提升与完善导师业务素养。

 

常思亮:湖南湘潭市人,教育学博士,教育管理学教授。博士生导师。教科院教育系系主任,教育经济与管理专业硕士点和教育硕士专业(教育管理方向)点负责人。全国首届优秀教育硕士教师,中国教育管理学科专业委员会常务理事,中国教育学会教育管理分会理事,中国基础教育评价专业委员会理事,湖南省省教育管理专业委员会理事长,湖南省中小学教材审定委员会专家组成员,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硕士专业学位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被评选为教育部“中西部万名农村寄宿制学校校长国家级远程专题培训”工作优秀指导教师,多次获得省校级教学成果奖。主持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我国大学课程政策的回顾与前瞻研究”;湖南省哲学社会科学基金项目”管理学视域下我国大学课程改革研究”;湖南省哲学社会科学成果评审委项目“大学课程决策研究”;还主持湖南省教育科学规划课题、教育厅课题等7项。

 

 

点击下载文件:
收藏 打印

COPYRIGHT © 2022 湖南农大教育学院 ALL RIGHTS RESERVED.


地址:湖南省长沙市芙蓉区农大路1号湖南农业大学第十教学楼(北)4楼教育学院